旬邑神秘悬崖洞藏宝十万件 曾重兵守代号480库
时间: 2024-08-04 作者: 产品新闻
远望似镶嵌于百米悬崖之上的阁楼,栈道云梯飞卧其间,绵延百余里,进之则洞洞相连如入迷宫。《三水县志》载:“绵亘数里,栈道连云,石梯落霞,网户万启”;清人周崇雅曾游此地吟诗《洞千正阁》,诗云:“岭楼依壁下无地,云阁飞空上有天”,极力赞扬绝壁石窟的宏伟奇特;民国初年,清末翰林萧莜梅返乡曾隐居此地;上世纪70年代,此地又因是有重兵把守的代号“480库”而更添几分神秘色彩。
那么,在百米悬崖绝壁上、荒山孤野、悬空中如何凿建洞穴?隐藏在山体中的山洞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带着诸多疑问,本报记者近日前往陕西旬邑赵家洞、官家洞石窟群,独家解密“480库”。
在陕西省旬邑县北部约十余公里的城关镇地域,沿三水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凿有不少做工精细的洞窟。其不但数量繁多,且排列规整,层次分明,远远望去,恰似镶嵌在绝壁上的一座座楼房。
据当地百姓相传,古时先人为避匪乱,常躲在石崖上,时间长了便相继凿洞居住于此。石窟先小后大,先下后上,多达300余孔,历经千年,风采依旧。其中,有代表性的为马家河石窟、赵家洞和官家洞石窟群。而在这些石窟群中,最被百姓津津乐道的就属赵家洞和官家洞石窟群。赵家洞又称琅天洞,位于县城东北12.5 公里处的汃河北岸。于峭壁石崖凿有多个石窟,外露其窗,内隐其洞。共分三层,其中上两层现有完整洞穴45孔、每孔高2米、宽3米、洞深4米。洞内宽敞明亮,设有暗道,连接上下洞窟,洞外崖壁上修有栈道,架有云梯,使之穴穴相通,现痕迹仍存。旧址上有“宋金人避兵于此”之句,由此可推断,该洞当创建南宋之前。
和赵家洞一沟相隔的是官家洞,官家洞又名飞云洞,为峭壁上凿成四层楼式叠洞,保存较完整。共有5个主洞,7个窗,83个室,另外有 83个通风口。石洞分方形平顶和拱形圆顶两类,平均高2米、宽3.8米、深4.5米,总面积1419.3平方米。据史志记载,官家洞“始为周族祖先穴居之地”。
赵家洞、官家洞不仅有县志、文人所赋予的人文色彩,更在当地百姓口中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神秘之地。有人说,建成的“480库”曾在 “文革”时期存放过国家的绝密档案;有人说,这里曾有不少军队上的人驻扎在此,里面是武器库;还有的放牛人说,他曾在山上放牛时看到过有大卡车进去之后几天没出来,所以赵家洞和官家洞整座山里面都是空的,里面有着国家的大秘密……
直到现在,当地百姓对赵家洞与官家洞的说法猜测仍有不少版本,那么这个历经千年时光,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现状如何?里面会有绝密档案和武器吗?它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3月23日,蒙蒙细雨中记者驱车赶到旬邑县赵家洞。沿三水河逆流而上,眼前仿佛徐徐铺展开一幅立体画卷,春天里刚长出的青枝嫩芽在细雨中显得更为有生气,绿汪汪的三水河面在小雨中泛起一圈圈涟漪,河流两岸危崖峭壁、怪石嶙峋。仰头就能看见两岸山石上的一排排石窟、一组组岩洞,石窟星罗棋布、气势恢宏,岩洞上下贯通,左右相连。
“赵家洞又叫琅天洞,是旬邑境内顶级规模、岩洞最多、最壮观的石窟群,仅一沟相隔的官家洞也叫飞云洞。”当地村民刘师傅和记者说,旬邑民间自古流传着一首顺口溜:“石山土盖头,汃水向西流。”说的是旬邑的自然景象,在渭北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带,有一条自东向西而流的三水河,当地人叫汃河,河水经年累月流淌冲刷,河床两边露出的全是高耸的石山危崖,石山顶上覆盖着深厚的土层,森林茂密,苍翠碧绿。
记者徒步而上,攀爬进山洞。沿洞井而上,内部阴冷森严,光线昏暗,令人胆颤;洞壁有小龛,辟圆形或方形拐洞与旁边的洞相通,也有凿竖井上下通的,墙面还有凿痕,有的用草泥裹起来,砌土坯墙,挨窗留方形石炕基,墙面凿烟囱;外墙多栈道孔,有的孔里面的木桩仍然保留着,还有的通过石阶互通;在石窗处凭栏而望,只见崖壁上伸下缩,如雄鹰展翅,迎风翱翔。远处就是背靠黄坡山、下临汃河、与赵家洞仅一沟相隔的官家洞,每层各洞之间均有甬道相连。洞门较小,室内结构有点像赵家洞。
遭遇风蚀雨淋、历经千年的赵家洞与官家洞风采依旧,不禁让人感叹先人颇具慧心、匠心独具。在感受着这鬼斧神工的建筑魅力之时,记者在赵家洞与官家洞里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比如有着近现代化技术做成的铁门与铁窗、1966年的负荷开关插座、悬挂于山洞房间顶部的电灯泡、堆在一起分别写有“SB90-074”“SB90-241”等几十个编号不同的木箱子。这些出现在山洞内的现代化物品,它们究竟是谁放进去的?又被用来做什么? 跟老百姓口中相传的“存放绝密档案和武器”、“国家秘密”的“480库”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驻守在赵家洞山脚下的孙春元已经75岁了,他负责看守维护赵家洞、官家洞。值得一提的是,老孙不仅负责如今的赵家洞、官家洞,他更是参与了当年将这两处石窟修建为“480库”的工程。在老孙的讲述中,充满神秘色彩的“480库”慢慢的揭开了神秘面纱。
“‘480 库’是在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和‘要准备打仗’的战略思想下,由国家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确保国家重点文物安全’的指示精神修建而成的文物储备库。” 孙春元向记者介绍,480库”又叫“85号信箱”,它分为两处,一处是赵家洞,一处是官家洞,是当时在古代人工开凿的旧石洞基础上重整修建而成的。
1958 年国家备战,文化部派专人坐飞机全国考察,对文化部战备进行选址。由文化部建成的选址小组,根据“干燥、通风、隐蔽“的要求标准,历经我国北方十三省、区,最终确定陕西省旬邑县城关镇(当时的城关公社)河谷赵家洞、官家洞两处。1962年,周总理派亲自来赵家洞视察,先后有当时文化部部长王叶青前来,又派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历史博物馆专家学者分别来考察,之后选址小组汇总材料由文化部呈报国务院得到周恩来总理“旬邑是革命老区,群众基础好”、“拟由工程兵施工,要因陋就简、厉行节约”的批示。
“最后这个工程批了300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啊!可见国家对这个工程的重视、对国家文物的重视。”孙春元和记者说,1966年6月左右,随着当时准备工作就绪,担任施工任务的工程部队派来了两个连进行实施工程,其中三连施工官家洞、六连施工赵家洞,历时一年有余,在1967年9月竣工。
和孙春元一样,陕西历史博物馆退休干部杨志秀也参与了“480库” 建设。在一份报告中,杨志秀披露,在古代人工开凿的旧石洞基础上,480库”最终建筑总共67个房间,使用面积1679平方米。其中赵家洞库23个房间,面积673平方米;官家洞库44个房间,面积975平方米。两库安装电器管线套。
除了电线灯具等小型现代化物品外,最让孙春元感到激动的是,当时为完成这项工程,国家给了许多大型高科技物资。比如在“480库”修建之初,配有柴油发电机2台、降湿设备3 台、供二层运送文物的电动升降机1套等等。在“480库”工程完工后,给其配置了战备用解放牌新汽车1辆、8吨战备储油罐一个、工地到旬邑县城水泥杆专用电话线公里。“要知道,当时我们这个县城的政府都没有一辆小汽车。”
1967年9 月,480库”施工完成后工程部队撤离,该库交付给故宫、国家图书馆、国家历史博物馆三家单位,有6人转业留在“480库”工作,孙春元就是这里面一个。于是,孙春元在结束了“480库”的修建工作后,又开始了他的驻守工作。这工作一干就是五十几年,后来,连孙春元的儿子也一头扎进了驻守“480库”的工作中。
“1969年,文化部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部分文物已作装箱待运,同时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以上三单位来人对库房使用作了具体分配。”孙春元回忆,当时赵家洞库由北向南分别一号单元归国家图书馆使用,二号单元归国家历史博物馆使用,三号单元归故宫使用。官家洞库也作了分配标记。然而,因为当时国内局势动荡,由文化部上报给国务院的文物装箱待运行动得到周总理“为时尚早”的批示,行动停止,480库”就此闲置没有利用。
1975年,国家文物局将“480库”移交陕西,故宫、国家图书馆、国家历史博物馆三家单位人员撤离。老孙说,据移交人员讲,移交是以下两点考虑的:一是库房短期内使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管理不方便;二是说陕西文物甲天下,即使发生战争,保护好陕西文物,就等于保住了全国文物。
当时,省文化局接受了“480库”,交由陕西省博物馆(现在的碑林博物馆)代管,同时雇用临时工看护库房安全。之后省文化、文物局分家后,480库”归省文物局,同时仍由陕西省博物馆代管。
1983年,陕西省文物局组织陕西省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和省考古研究所分别运来大量文物存放于此,直到2005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480库”又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库内文物也全部搬回西安,库内只留有几十个当时装过文物的木板箱子。
时光荏苒,老孙一直伴随着“480库”,看着它修建、沉寂、藏宝、空荡等起起落落。而老孙的儿子孙义洵也在1995年时接了父亲的班,直到现在,父子两人仍在“480库”驻守,守护着这充满神秘传说的地方。说起父子二人大半辈子都驻守在此地之时,孙义洵感慨:“我爸爸1995年退休时不想离开这一个地区,毕竟这得有人守着,所以我就和我父亲一样,一直驻守在这里,毕竟平凡的岗位也得有人做啊。”
充满神秘色彩的“480库”自建成后整整17年间,虽然没有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但一直都有“重兵”把守。直到1983年,陕西省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分别运来大量文物存放在“480库”的赵家洞库区,总数达10余万件。
自2005年文物全部搬回西安,至今“480库”又一次闲置了整整10年时间。“对闲置已久的480文物库房进行重新规划,打造融观光、休闲、户外探险、运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山水乡野型旅游目的地。”2016年伊始,陕西历史博物馆一个大胆创新、盘活文物资源的设想再次让神秘的“480库”走进人们的视野。
“1967年‘480库’建成,部队撤离后交付给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历史博物馆三家单位。1968年故宫准备把很多文物装箱运往此地,但因当时属文革紧张时期,周总理命令停止此行动,因此480库就一直闲置下来。”据曾经负责“480库”安全守卫的杨志秀回忆,1974年北京三家单位人员撤离,480库”交付给陕西省文化厅,后又交付给从文化厅分出的文物局,文物局又将该库交付给陕西省博物馆。
这处充满神秘色彩的“480库”自建成后整整17年间,虽然没有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但一直都有“重兵”把守。1983年,陕西省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分别运来大量文物存放在‘480库’的赵家洞库区,总数达10余万件。”提起当年运送文物到旬邑,现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的师小群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刚刚转业到陕西省博物馆就接到了转运文物的任务,清点、装箱、登记、装车、运送、交接,一趟下来得整整3天时间。”当时只有23岁的师小群初到文博单位,对能够零距离接触“宝贝”兴奋不已。一大早从碑林博物馆乘坐东风大卡车出发,赶到户县草堂寺文物库房装车,晚上就住在户县招待所,第二天再从户县前往旬邑。沿途路况差,满载文物的汽车更不敢加速,一路小心翼翼,赶在天黑前终于到达赵家洞。连夜卸车,将文物安然无恙地存放到山崖上的库房中,师小群和同事们才放下心,一头扎进“480库”营房宿舍,酣然入梦。
“早上起床后,伙房里做饭的师傅已经煮好了一大锅面片,菜就是洋芋丝和一大碟子辣子面,一人一大碗,咥得美很。”尽管师小群觉得“大锅饭”很过瘾,但父母得知后心疼了,下次再去运送文物时,就悄悄地把面包和煮好的鸡蛋塞进他的背包里。
这次文物搬迁持续了几个月,原来拥挤堆放在陕西省博物馆(现在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院内“南库”和草堂寺库房内的陶器、青铜器、石器等文物,全部“住进”了冬暖夏凉、宽敞通风的山洞。
在独守“空房”17年后,480库”迎来了库内有“宝”的日子,而“480库”的护宝行动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开始,480库’是由临时工执勤、负责库存文物安全工作的。”孙春元回忆,自1983年库房存放大量文物后,陕西省文物局对库房的安全问题愈发重视,在1988年组建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经济民警小分队,给每个经济民警配有防暴枪、电警棍等装备,并制定了安全应急方案。
说起经济民警,孙春元和记者说,经济民警是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一个警种,一般多为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退伍军人或警校毕业生,业务归当地公安机关指导,人事关系在所属企事业。当谈及当年守护文物,孙春元的眼前又浮现出了他们经济民警小分队统一着装、统一配置武器的工作状态。“我和其他的经济民警们实行24小时全天候执勤工作,我们设有固定哨与流动哨各一个,基本上每3个小时一轮班。”那时候,孙春元和队友们心里清楚库房里面存放的文物可是价值不菲,所以即使工作环境艰苦,他们巡逻、站岗时也不敢放松一丝一毫。
1994年,即将退休的孙春元对守护了几十年的“480库”除了情深难舍,更多的是放不下对库房安全的忧心,二儿子孙义旬见状,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工作,回到旬邑接了父亲的班——守护“480库”。1995年,老孙退休后依旧没有离开“480库”,而是坚持和儿子一起呆在那儿,驻守着“480库”,驻守着心中对文物的那份敬畏。
“咱知道保护文物责任重大,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有半点差错。”孙义旬每天带领着经警巡查库房、打扫卫生、站岗放哨,日复一日,时光就在这看似单调无味而又庄严神秘的工作中悄悄溜走。从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到45岁的中年男人,孙义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三水河畔、悬崖洞窟,那里有他的记忆、事业,还有温暖的家。
几十年来,孙家两代人坚守在“480库”,直至2005年文物搬迁回西安,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2016年3月23日一大早,已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后勤处房产科副科长的孙义旬开车从旬邑县城赶到“480库”,在办公的地方找了一个手电筒后就顺着陡峭的山路爬上了半山腰的库房巡查。“自从2005年文物全部运回博物馆后,我又开始‘守空房’。”虽没了文物,但孙义旬依然不马虎,“单位信任咱,咱就要把这摊子守得好好的。”
“过去库房紧张,文物存放是个问题,当时把文物迁到旬邑的‘480库’是一个好办法。”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说,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后正式接管了该库。此后,随着博物馆设施环境的改善,为了使文物得到更优秀的保护,在报请陕西省文物局批准后,由程旭牵头,陕西历史博物馆成立了“480库文物搬迁领导小组”,时任保卫处处长的田景超担任现场总指挥,负责安保运输,保管部主任申秦雁负责文物清点、登记,后勤处处长赵跃进负责联系车辆、食宿,“宝贝回家”计划正式启动。
“在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搬迁计划后,抽调到搬迁文物小组的干部职员在后勤处领了被罩、床单、碗筷等日用品后,就驻扎进‘480库’。”程旭说,去的时候是7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大家每天先从山洞库房中把一箱箱文物抬到山下的院子里,然后顶着辣的太阳开箱清点,对文物原始信息进行登记,重新包装。有些箱子烂了,后勤人员及时采购了木板,现场加工木箱。“大家工作非常辛苦,我们后勤人员全力以赴提供保障。”参与文物搬迁的刘斌回忆,未解决吃饭问题,他到蓝田县一家烹饪技校找来了两个厨师,在旬邑赵家洞村又找了帮厨,添置了锅碗瓢盆,很快就组建了一个临时“炊事班”。
搬迁文物中的安全特别的重要。陕西历史博物馆纪委书记田景超当时担任现场总指挥,每天安排人员巡查守卫、调度运输车辆、协调公安机关,件件都是“操碎心”的事儿。“当时用的是邮政专用车运送文物,每辆车都有一名保卫干部和一名公安干警负责押运。”田景超说,整整一个多月,才顺利地将1000多箱(袋)文物安全转运回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库房。
“对闲置已久的480文物库房进行重新规划,开放资源,联合当地政府,以赵家洞石窟为底蕴,以逍遥隐逸为主题,为大西安都市圈及周边村镇民众打造融观光、休闲、户外探险、运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山水乡野型旅游目的地。”2016年伊始,一个大胆创新、盘活文物资源的设想不但拨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每一个人对过往那段历史的记忆,而且生动诠释了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也通过实际行动充分的发挥了博物馆在文化景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016年2月1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纪委书记田景超一行6人来旬邑考察赵家洞先周文化旅游景区项目。“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同旬邑县政府共同研讨合作开发旬邑县赵家洞这一举世独有的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力争互利共赢,在促进人文生态绿色发展、区域经济与博物馆文化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强跃表示,该项目在空间布局上将呈现出“一心一环一轴三区”格局。一心指旅游服务中心,一环指环山自行车道,一轴指十里绿堤景观轴,三区指田园观光体验区、赵家洞石窟探秘区、滨水休闲娱乐区,为这片历史底蕴深厚,革命传统悠久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增添新的经济活力。该项目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优势,项目所在地交通四通八达,很方便快捷;当地游客人数与旅游收入连年增长;与周人先祖有关的石窟遗址和山清水秀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极具吸引力。同时,当地政府建设“关中最美县”的全方位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